馨香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土豆的推广有两大难题,一是地方乡绅的阻挠,乡绅之所以叫做乡绅,那是因为在乡间的声望很高。

再高也高不过做出一桩桩善举的宋家,在宋老太爷和朱舜面前,那些乡绅的声望瞬间就土崩瓦解了。

无论怎么教唆乡民,很少有人听他们的。

第二就是乡民们不配合种植,出于对土豆的不了解,刚开始推广的时候确实遭到了抵触。

不过当乡民们听说是宋老太爷和朱先生的要求,咬咬牙就答应了下来,在徐光启和一些精通种植土豆的人带领下,种植了土豆。

七月初。

宋老太爷和朱舜在黄村摆下了祭坛,祭祀社神,顺天府各个乡里都派遣了几名有名望的老者,过来一共祭拜。

今天是土豆收获的日子,希望土地丰收。

黄村的下田,在村后。

绕过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河,见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土豆叶子。

放眼望去。

阳光下。

土地上长着无边无际的绿叶,宛若一片绿海。

宋老太爷和朱舜等所有人,站在田垄上,看着这无边无际的绿意,心情莫名的舒服。

对于庄稼人来说,绿意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宋老太爷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粗布对襟,扛着一根锄头,走进了地理。

卷了卷袖子,弯腰用力锄地。

很快就刨出了一大串椭圆形状的东西,颜色与成熟的稻谷差不多。

宋老太爷刨出了第一串土豆,朱舜还有纺织协会的一群人,笑着走进了田地里,开始锄地。

随着刨出来的土豆越来越多,站在田垄上观看的老者们,拄着拐杖的枯瘦手掌出现了颤抖。

半柱香过后。

一亩地的土豆全被朱舜等人刨了出来,拿到地头,清洗掉上面的泥土。

宋老太爷抚须大笑一声:“过秤。”

两名壮汉拿来了一杆大秤,秤钩上挂着一个大筐子,提纽上横着一根粗木棒。

朱舜等人把大筐子装满,两名壮汉架着粗木棒,把杆秤抬了起来。

“五十一斤。”

称完一筐子土豆,土豆倒在旁边,继续称量剩下的土豆。

“一百斤。”

“两百斤。”

“五百斤。”

拄着拐棍的老者们,听到报账的人说五百斤,激动的浑身颤抖,种了一辈子的土地,什么时候这么丰收过。

“八百斤。”

“一千斤。”

“一千五百斤。”

在听到一千五百斤的时候,老者们自发的跪在地上,朝着社神祭坛的方向跪拜,感谢社神的保佑,土地可以五谷丰登。

“一千八百斤。”

“两千斤。”

“两千一百斤!”

最后一句两千一百斤落下,白发苍苍的老者们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宋老太爷和朱舜没有欺骗他们。

从此以后,终于能吃饱饭了。

宋老太爷和朱舜把白发苍苍的老者们,一一扶了起来,高兴的大笑道:“各位还是赶紧回去,带领乡民们收割土豆。”

白发苍苍的老者们赶忙站了起来,拱了拱手,腿脚利索的离开了这里,甚至有几位白发老者跑着离开了。

白发老者们离开了,一个多月后,黄村又来了一批人。

宋氏面粉厂前面是一条宽阔的大河,四周空旷,没有一棵树木。

后面专门平整出了一片很大的谷场。

土豆经过清洗、打碎、晒干,最后碾磨成面粉,一个月的产量,全部堆放在谷场。

崇祯和东林党来到宋氏面粉厂前面的谷场。

看见空旷的谷场上,冒出了一堆堆小山,全是装着土豆面粉的麻皮口袋。

崇祯坐在銮驾上,周围是华丽的仪仗,外围站着一名名锦衣卫。

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吏们,站在附近。

东林党看到那小山一样的麻皮口袋,彻底放心了,装样子好歹你装的像一些,堆放着二三千只麻皮口袋还有人相信。

谷场上少说也堆放了两万以上的麻皮口袋,就算一个装了一百斤土豆面粉,两万只麻皮口袋就是两百万斤。

两百万斤?

你当东林党都是傻子啊,就算是真的有神仙,这么多的面粉都能把神仙给砸死了。

刘汉儒本来是站在一堆白鹇补子官服的中间位置,在瞧见了这么多的麻皮口袋以后。

察言观色本事了得的官员们,默不作声的从为首吏部文选司郎中身边,走到了刘汉儒身边。

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到权利中心滋味的刘汉儒,一时间不禁有些膨胀。

违背官场规矩的走出了正五品郎中的圈子,走进了正三品侍郎这些中枢重臣的圈子。

要是在往常,就算是党魁的儿子这么不收规矩,早就被训斥回去了。

看见刘汉儒走了过去,年迈的侍郎们全是闭口不言,默认了这件事。

过了今天,刘汉儒不仅是东林党的大红人,还会坐上仅剩的礼部侍郎,地位上大家是对等的,就默认这位预备侍郎站在了附近。

如果坐不上,这辈子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刘汉儒抚须笑道:“顾侍郎,本官看这里面装的应该是泥土。”

顾侍郎瞧了几眼,就没有心思继续看了,依仗过去的经验,头头是道的分析道:“下面的是泥土,上面的是稻草。”

“如果全是泥土的话,太沉了,没有那多的时间准备。”

两人的话基本上说出了在场所有官员的内心想法,不管是泥土,还是稻草,反正不会是土豆面粉。

附近还跟来了很多的乡绅商贾,七大晋商之一的王登库看见这么多的麻皮口袋,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真担心朱舜玩出什么幺蛾子的王登库,放松的半躺在车厢内,透过掀开的帘子,轻松道:“登科,前几日让你辞官还不愿意,这下放心了吧。”

族弟王登科这几天因为辞官这件事,心情很差,看着一堆堆的麻皮口袋,心情大好:“兄长真是有远见。”

“这两天我把家里安顿好,马上就启程去辽东,咱们王家真正的富贵日子要来了。”

王登库想到一个永世富贵的勋贵宗族,是由自己亲手缔造,竟是感觉自己体会到了那些开国皇帝,在开国大典时的心情。

此时此刻,王登库忍不住想要赋诗一首。

得知崇祯已经到了,朱舜穿着一件短袖对襟走了出去,递给西法党人一个放心的眼神,大喊道:“恭迎皇上。”

崇祯看到小山一样的麻皮口袋,心情极好,迫不及待想要看东林党吃瘪表情,立即问道:“朱爱卿,一个月碾磨了多少面粉。”

朱舜说了一个让崇祯差点从銮驾上弹起来的数目。

“三百五十万斤。”

喜欢大明的工业革命请大家收藏:(www.xinxiangsy.com)大明的工业革命馨香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馨香书院推荐阅读: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史上第一败家子三国:开局做了曹操儿子东汉末年枭雄志谍涯无痕大汉神医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请皇兄退位大明武夫我,明星们的残暴教官!我为王抗日之晋北小卒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巨星从退伍开始作秦始皇的乖女婿三国第一强兵革宋续南明谍海王牌大唐虎贲全能尖兵我在三国当名师欲将此身付山河大宋之极品纨绔御极大明大唐不良人大汉帝国带着系统来大唐大隋霸业秦皇纪大明神捕大明太师重返大隋天唐锦绣平凡的明穿日子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三国之我是袁术正德崛起大明日月追随曹总混三国鹰掠九天红楼之贾府旁支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大楚皇权明翊大唐最强驸马爷猎谍最佳军旅导演重装军火商小阁老鹰扬拜占庭
馨香书院搜藏榜: 抗战之最强杀手穿入中世纪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庆余年大唐:开局镇守幽州城99天寒门崛起跃马天下红楼庶长子欺世盗国盛唐之帝国崛起狙击南宋辽东钉子户大唐:科举落榜,怒怼李二后造反狼烟起东汉袁氏三国之雄霸天下三国之传承为王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我的亮剑生涯三国白门楼之恨春秋大领主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合纵连横大唐神捕大明鸿图红宝石在行动我在明朝当国公数据三国朕又不想当皇帝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大明至圣回到明末去当兵大唐马王爷初唐大地主闯王李自成新传三国之我是大法师大秦:祖龙偷看我日记,全球归秦大宋之五好青年赵宋江山赋首富老爹和珅明末锦绣最强至尊兵王唐冢明末极品无赖特种兵从神级选择开始乌江战纪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将明武唐攻略三国之战功赫赫
馨香书院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大宋西门笔记奋斗在新明朝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猎日神刀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横扫天下开国功贼血帅杀手特种兵宋起波斯湾抗日之精英特战队超级大独裁者吕氏皇朝奉天承运大唐全才极品皇帝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江山如此多骄边戎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大宋极品国师铁血骠骑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大周权相狙击南宋合纵连横闯王李自成新传将明战国之鹰回唐天烽宋世流芳大唐魔法师三千美娇娘终唐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天魔极乐重生之抗日1937日耳曼全面战争东汉末年立志传新宋英烈明末火器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