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唐朝是延续了隋朝的一些制度的,这一点根本不容置疑。

与此同时,唐朝是连好的带坏的一并继承了下来,只不过在这些年间,李渊和李世民两位皇帝正在逐步的改掉那些坏的方面。

例如说律法,隋炀帝时期律法曾经规定盗一钱者当斩,到了后期一些官员开始利用这条律法进行打击报复,只要对方说不上来钱的来历,就按盗窃论处,根本不给人缓和的余地。

这也是隋末群起而攻之的原因,李渊在登基一初便废除了这条律法,虽然在隋炀帝死后这条律法实际上就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法律层面来讲,这个并没有被正式废除。

均田制也是一样的,均田制与租庸调这两个政令配合起来,造就了隋唐时期的强大,可以说,唐朝初期能够在历次战争中站稳脚根,并且灭掉突厥,这两项制度居功至伟。

但问题同样存在,每丁每年需要向国家缴纳粟二石,称之为租。

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者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之为调。

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之为庸。

纳绢代役即为庸,也叫输庸代役。

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二十五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全免。

通常正役不得超过五十日。若出现水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赋役全免。

这个律法规定很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国家又足够多的土地分配给百姓。

事实上从武周时期开始,随着唐朝人口数量剧增,均田制开始出现了雪崩,而以均田制作为基础的租庸调制度也自然要跟着崩盘。

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也知道这始终是个隐患,但是在此之前,他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百姓以耕地为生,海外又有多少土地能够分配个他们呢?朝廷又是否支撑的起这些负担?”李世民心中暗叹了口气。

“这个……”房玄龄有些不解,旋即将目光放在了李元景身上。

对于海外他是真的不太了解,目前已知的也就小猫三两只,解决一州倒是可以,但解决整个大唐的问题,心中还是很没底气的。

“目前已知的耽罗可安置至少五万户,耽罗东侧约数百里,也就是房相先前去到的倭国南部,臣弟跟手下士兵了解过那里的情况,那里并非倭国本土,与倭国本土相隔不远,但也是个岛屿,岛上居住人员并不多,多以本土战败倭人为主,这些倭人平日里抢掠为生。

此岛目测比耽罗要大不少,且气候比扬州更好一些,估测至少能安置二十万户。

再有就是西南部的琉球岛,隋炀帝曾先后派遣朱宽,陈棱等人前往,岛上同样是气候宜人,原住民不多,根据现有的资料了解,琉球岛至少可安置五十万户。”李元景先是将三个已知的地方说了出来。

那些未知的由于还没有勘探,所以他也不好说的那么肯定,甚至就是这些已知的,他也没说的太过绝对。

倭国南部的那个岛就是九州岛,别说是二十万户,安置一百万户也轻轻松松的,琉球岛就是后世的湾湾,安置一百万户跟玩似的。

所以,在李元景眼中看来,人多地少的原罪在于朝廷不思进取,地方不够想着去开拓就是了,成功的拿下了疆域,最终却守不住,这个责任依旧在于朝廷。

“这些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到底能安置多少人,要看接下来的实地考察才能有结论,不过臣弟个人感觉,这三处安置三百万户人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李元景接着说道。

“你知道大唐现在有多少人口吗?”李世民皱了皱眉头,有些不爽道。

“几千万总有的吧?”这个李元景还真不知道,反正他知道大唐人口数量真的不少,瞅瞅大街上,虽然不说到处都是人,但在内地走一圈到处都是人口聚集区。

“二百八十万户,人口大约一千五百万!”李世民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大业年间有多少人?”李元景愣了下,旋即想起了这个时期的另一个特殊人群,隐户!

“大业五年,有人近五千万,户八百九十万!”房玄龄紧跟着回应道。

少的人去了哪?短短数十年的战乱,能让人口少了八成?这个换作任何人都不会相信的。

八年抗战也好,十来年抗战也好,华夏的战损虽然不少,但总人口数并没有出现类似这种情况的雪崩。

而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都没出现的现象,现在能出现吗?

当然也不能,少的这八成人口,一部分是真的死于各种天灾人祸,一部分是逃亡其他地方谋求生路,但更多的人是选择了隐姓埋名,成为隐户。

“课口人数有多少?”李元景想了想,问道。

“大概将近二百五十万人!”房玄龄紧跟着回应。

“二百五十万人养着整个朝廷,难怪朝廷会这么穷!”李元景忍不住的埋汰了句,可以想象的到,这些需要纳税的百姓日子到底有多苦。

“隐户的日子要比大唐顺民过的舒坦啊,哪怕主家收的比朝廷多一些也是值得的,至少不用服劳役,只对主家负责就可以了。”

“你不挖苦朕两句心里面就不舒服不是?”李世民没好气的看向李元景,难道自己想要这么多隐户吗?当然也不想啊,可是自己又有什么办法?

“那倒不是!”李元景笑着摇了摇头,对付隐户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前提是要找对了方向。

“整个大唐仅有二百多万户,可即便如此,每户也不能足授土地,由此可见,土地兼并的情况不容乐观,朝廷若是再不注意的话,日后课口人数怕是会继续降低。

所以,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些隐户逼出来……”

(人口户数资料参考于《通典》食货7及《隋书》卷29,根据贞观五年这个时间轴对资料人口户数相应减少了一些,以求更接近实际情况。)

喜欢大唐第一闲王请大家收藏:(www.xinxiangsy.com)大唐第一闲王馨香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馨香书院推荐阅读: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史上第一败家子三国:开局做了曹操儿子东汉末年枭雄志谍涯无痕大汉神医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请皇兄退位大明武夫我,明星们的残暴教官!我为王抗日之晋北小卒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巨星从退伍开始作秦始皇的乖女婿三国第一强兵革宋续南明谍海王牌大唐虎贲全能尖兵我在三国当名师欲将此身付山河大宋之极品纨绔御极大明大唐不良人大汉帝国带着系统来大唐大隋霸业秦皇纪大明神捕大明太师重返大隋天唐锦绣平凡的明穿日子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三国之我是袁术正德崛起大明日月追随曹总混三国鹰掠九天红楼之贾府旁支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大楚皇权明翊大唐最强驸马爷猎谍最佳军旅导演重装军火商小阁老鹰扬拜占庭
馨香书院搜藏榜: 抗战之最强杀手穿入中世纪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庆余年大唐:开局镇守幽州城99天寒门崛起跃马天下红楼庶长子欺世盗国盛唐之帝国崛起狙击南宋辽东钉子户大唐:科举落榜,怒怼李二后造反狼烟起东汉袁氏三国之雄霸天下三国之传承为王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我的亮剑生涯三国白门楼之恨春秋大领主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合纵连横大唐神捕大明鸿图红宝石在行动我在明朝当国公数据三国朕又不想当皇帝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大明至圣回到明末去当兵大唐马王爷初唐大地主闯王李自成新传三国之我是大法师大秦:祖龙偷看我日记,全球归秦大宋之五好青年赵宋江山赋首富老爹和珅明末锦绣最强至尊兵王唐冢明末极品无赖特种兵从神级选择开始乌江战纪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将明武唐攻略三国之战功赫赫
馨香书院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大宋西门笔记奋斗在新明朝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猎日神刀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横扫天下开国功贼血帅杀手特种兵宋起波斯湾抗日之精英特战队超级大独裁者吕氏皇朝奉天承运大唐全才极品皇帝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江山如此多骄边戎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大宋极品国师铁血骠骑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大周权相狙击南宋合纵连横闯王李自成新传将明战国之鹰回唐天烽宋世流芳大唐魔法师三千美娇娘终唐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天魔极乐重生之抗日1937日耳曼全面战争东汉末年立志传新宋英烈明末火器称王